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102.11.9 屏女圖書館與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校園閱讀」推廣系列,講座: 表演課 , 南風劇團陳憲隆老師

請點選下方「張貼意見」,將今天你所聽到的化為自己的話 , 記得留下班級座號 , 才知道是誰寫的

9 則留言:

203 林映琪 提到...

聽完這次的演講,讓我對戲和人生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每個人都是戲裡的主角,戲沒有對錯,沒有說一定要有個完結篇,才是一個好的結束,有時候燈光一暗,讓觀眾有無限的想像,也可以是個很好的結局。人生無非如此,中規中矩的生活不是不好,而是對自己的挑戰太少,人有無限的可能,如果一直拘泥現在的自己,便不能創造出精采的人生,而這戲也不是一齣好戲。
老一輩的常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們都是自己這齣戲的導演,怎麼去演,怎麼讓觀眾感動,怎麼讓這齣戲變的有價值、有意義,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不要去抱怨自己的人生太坎坷,劇情總是要有高潮迭起,而這樣的戲,演活了角色,觀眾自然會被劇情吸引,若演的太平凡,觀眾便不會想看。
這次的演講的很精采,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改觀,也學習到很多在書本上看不到的知識,包括怎樣演好一齣戲,和在台上要怎麼立即讓觀眾注意自己等等...很多都值得我進一步去了解和學習。

cindy 提到...

105徐新雅
如果用演戲發洩情緒,會不會對跟你演對手戲的人很失禮?結束前我想給自己一個機會,雖然不敢上台演戲但要把心中的問題提出來。課程的中後段是採志願的方式上台表演,演的是有關親子問題諸如:從女兒書包中搜出情書或考試不及格的考卷,大家上台的即興很容易把戲演得很搞笑,我們好像重來也沒有想像過扮演一個悲傷的角色。身兼女兒、學生、姐姐、朋友的身分,他們各個獨立情感卻又有錯綜複雜的連結關係,一旦學生的角色無法身兼數職的讀完所有科目,這意味著我得占用回家扮演女兒的時間;最親的弟弟脾氣好,老是聽我抱怨學校的事情,而不是我才是他姐姐?朋友也因為分道揚鑣而變得很遠很遠。是只有站在台上專心一意的扮演一個自己,我才能毫不猶豫完整情緒。我很清楚記得,有一場戲是老師扮演爸爸的角色,等著晚回家的的女兒。演女兒的那個女生就坐在我的前面,他穿的黑色讓我印象深刻,一如她的人她的戲。爸爸大吼對台下的所有人都很突然,但我對於女兒的眼淚更顯得措手不及。其實我是想演女兒那個角色的,但或許台上的她比我擁有更加的意志堅定。如果跟一個演技純熟的人對戲,那一定可以好好的痛快一場,你拋出的所有無厘頭的東西他一定都是婉轉的對你,為了台下存在的觀眾。不只在舞台上,全世界都將沒有任何人會比他更沉浸,這樣我就能好好好好的得到回應。到最後我還是沒有勇氣,去演一場沒有觀眾的戲,我沒辦法像老師提出這個要求,實在難以啟齒,但我還是有選擇了給自己機會,問完問題然後靜靜流淚。在同學向老師提問的空隙,跑去廁所好好地大哭。

匿名 提到...

203 鄭羽庭
今天南風劇團──陳憲隆動態的演講,讓我們用身體去記得演戲的美好,也讓我們知道透過演戲會讓人更放鬆,更加了解自己,也因為戲劇可以有身體區位的改變,視覺上面的效果會有更多的刺激。很高興這次能夠聽到不一樣的演講,與以往有的經驗相較之下,此次我們不只利用了耳朵和眼睛體會,我們還運用身體將情緒散撥出去使別人感受到在文字中不能真切感受到的感動。
「在戲劇中沒有對或錯」,這是老師一開始給我們的ㄧ句話,從他與我們分享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他一直想讓我們脫離現實生活中所有的束縛,暫時放開自我,也希望在他的引領下我們去做平常想都不曾想過的動作、情感上的宣洩,這當中我覺得「勇氣」是最關鍵的因素,「給妳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創造每個可能性」,人常常覺得自己不可能會做到,其實是自己拘限,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表現才能,因此不能從另一角度去知道自己有何等能耐,這在後來的體驗表演課中我明顯感受到了,我還是沒辦法提起勇氣放開自己,想踏出的瞬間又被自我的拘限給擋住,而當看到別人在台上表演時又覺得好羨慕,為什麼自己有機會上台表演卻沒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心中的懊惱說不透,糾結在心中,我想自己也還得再加把勁,在無視別人異樣的眼光下,能夠展現就連我自己都還沒看過的「我」。
戲劇,我常覺得就是動態的呈現,也不覺得從中能體會出人生價值,但它其實包含了很多我從未注意到的「小技巧」,而這些小技巧的運用能讓整個戲劇更流暢,讓整齣戲更豐富。這讓我想到「人生如戲」這四個字,生命就是舞台,妳就是自己舞台上的編劇兼主角,其他的人事物就是可以讓妳的舞台更加豐富的原料,應該怎麼運用這些珍貴的原料提高可看度,讓戲更具意義和變化性,就是編劇這一生的使命。在接收別人的台詞時,你的反應就是做人處事的態度,妳會怎麼回應和採取什麼動作都會影響到之後的發展,而在這其中你也能和其他人互相觀察,磨出默契。
小技巧的應用會讓戲更加圓滑,身體區位的改變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效果,曲線的安排是你對人生的規劃,這些就是我在整場演講最深刻的感受,因為我終於對自己的人生有所了解,也對整齣戲的安排有更多的想法,也讓我試著想要提起勇氣給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

匿名 提到...

203-26蔡宜軒
這一次的表演課程讓我「大吃一驚」,原來上台表演,是如此的繁雜。並不是背好詞->對好戲->深呼吸->上台。常常有人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一齣精采並且贏得掌聲的戲,往往得花上一大段的時間來揣摩。我非常佩服陳憲隆老師,上一秒鐘還跟我們嘻嘻哈哈,下一秒鐘又變成了一位因為擔心女兒而暴躁的爸爸。這一種心情上的迅速轉換,十分的困難,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就像一位演員,扮演著乖巧的女兒,自動自發的學生,何嘗不是一場永久的戲呢?但是真正的一場戲,只有短短的幾小時,可能沒有一輩子的時間讓你真正進入角色,而這就像平常的我們一樣,往往在不足時間內,迎接著許多挑戰,而我們就是演員。深呼吸->走向舞台->面對觀眾->不用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因為「敢」,就是我們最大的籌碼。

203 王依恬 提到...

這次上課的內容和以往非常不一樣,老師帶著我們熱身、舒展身體,並教我們一些演戲的技巧,實在有趣!這也讓我對戲劇有了更多的瞭解、更不同的感受。老師也現場示範了如何演戲比較吸引人,亦分別詮釋了父親與兒子的角色,尤其是演父親生氣的那一段,爆發力十足,令人讚嘆!他說:在戲裡是不分輩分的。這點我完全能在他的演出中感覺出來,每一個角色都有不一樣的詮釋方式,不同的人去演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只要我們勇於嘗試,必將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而人生就好似一場戲,我們都扮演著許多角色,也許好學生,也許誰誰誰的好朋友,我們都不知道這場戲什麼時候會落幕,但只要把自己的角色做到最好,定會得到散場後的掌聲。

109-41盧韋汝 提到...

那堂課上,老師問說有沒有人要上去對戲,一開始我舉了手,但是有人早了我些,等演出結束,老師又問有沒有人要上來演,這次我沒舉手,因為我想到的詮釋方式,前面的同學也想到了,我想不出什麼演法,但我不想就這樣帶著遺憾下課,就在老師說要親自下來演時,我努力地放開自己舉手,大吸口氣,我往前走一步,戲就開始了,但演到一半我哭了出來,一半被老師嚇到,另一半是我真實的自己,邊演邊哭時,勾起我難過的事,但老師的應答又把我拉回現實,不停地思考要怎麼接,下了台後我努力地微笑(其實我還停在那段時間裡)遺憾的是我幾乎只記得整場戲我都在哭,但是我很高興我後來有上台,因為我享受到哭著演戲的感覺,而且我突破了自己內心的害怕,害怕我的演出是否能應觀眾所想。但是原來不同的人看出自各生活家庭的人演出,都會有好幾種面向的思考方式與想法,可能明明是一齣搞笑劇,卻在戲劇的過程中觸動(詮釋)觀眾(演出者)心裡的難過處,很可能的,演出者當下是多麼努力去轉換心情,只為了完成幾小時的戲,也可能藉著幾小時,幫助演出者改變了心情,我想這就是老師所說的演戲沒有對或錯。這堂課很值得!

213許芷瑄 提到...

透過這次的課程我才發現到,丸來戲劇涵蓋的範圍如此的廣,不僅僅是身體的動作和肢體的表達,它還隱含了許多待人處事的道理在其中。在上課時,老師提醒我們許多在舞台上表演所需注意到的小細節。比如:不能背臺,因為一場貶眼就是你要向台下的觀眾傳達一些事,一旦被台觀眾就無法直接且精確的接收到我們想要傳達的訊息。我覺得其實不只是戲劇表演時才需注意,我們平常和他人相處進行溝通時為了表達清楚,利用肢體上的動作或直視對方……等也都是相同的道理。又或者是老師提到許多人常常站上舞台後才開始演,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們應該要從後台就開始到台上時,將整個動作與分為一氣呵成的帶給台下觀眾,這才是真正的表演者。這時我的腦海中閃過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危機處理是來自於平時的危機意識」』這兩句話。真的,等到上台後才開始進入角色太晚了,不僅無法做出完整的全是更有可能出錯。就好像我們等到機會來了,才開始準備一樣,使機會從手中溜走;就好像等到危機來臨才開始思考處理方法時,永遠會慢半拍一樣。在這惡的課程中,讓我深刻體會到,「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句話真的是在正確不過了。

109 33 陳靜如 提到...

這次的課程讓我發現了許多的事,不管是從老師的肢體、話語中,亦或是從勇敢上台表演的同學們中。我覺得最令人尋味的,是肢體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而這往往也是最動人心弦的因素。而戲劇演出,它並不只是拘泥於言語的表達,更多時候,它是直接將一些意涵透過肢體語言,或許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給予觀看者直接的感受,而這從人體上接受到的感覺,反映了演出者的內心,也反映出了觀看者的想法。這次的課程中,我扮演著觀看者的身分,我看到了許多人上台的演出,尤其特別注意那些演父母的同學,因為在我們沒有當過父母經驗的時候,我們往往去模仿最接近我們對象的人,而這也反映出一些人的家庭生活。我覺得挺有趣的!有些人的扮演是冷漠且孤傲,是否她曾經被如此對待?有些人扮演的是狂躁憤怒的,是否她也被如此對待過?這些問題激起我很大的好奇心,但,我無法找到答案。我覺得這也是戲劇好的一個點,它給予妳一個情感,妳可能盡力的詮釋它,但妳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對,還是錯。因為,戲劇是不分對錯的。這是個比現實世界還要更溫暖的地方,我覺得。

匿名 提到...

110 林以媚
對於戲劇,我原先大概只有把表情、動作和台詞表現好,這樣就算是完成一部戲了吧的想法,但是這次的課讓我知道其實演戲是可以更有深度的。首先是動作,以舞台劇來說,出場還有分左腳或右腳先踏出,因為不能背對觀眾,還有如何吸引觀眾讓他們想集中目光在你身上,跨出的每一步,不管是遠近、角度,做的每一個動作、表情都需要仔細編排和細膩的觀察。而在心理上,演員必須把角色內化然後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與自己的對話也是一種成長,結束後,怎麼抽離那個角色也是一個學問。老師讓我們自願演出一個即興狀況劇,同樣的情節,不同的人來演就有不同的感受,有的搞笑有的感人,連台詞都有很大的不一樣,因為戲沒有對和錯,只看你怎麼呈現。後來老師告訴我們其實看每個人的演出就能大概知道平常的生活,對耶!我在想怎麼演這個狀況劇時就一直想到如果是我和我媽媽,會是怎麼樣的情形,最後另外一位老師也分享他有次演戲的經驗,還說他嘗試過一次就無法再抗拒演戲的魅力,因為演戲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